大家都知道味精的做法,但大家肯定不知道為什么味精叫味精,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味精名稱的來源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興化市遠鄉食品有限公司!
味精又稱味素,是采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由糧食制成的一種現代調味品,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。
谷氨酸鈉(C5H8NO4Na),又叫麩氨酸鈉。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,也是蛋白質的最后分解產物。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的鈉鹽。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晶體,在232°C時解體熔化。谷氨酸鈉的水溶性很好,20℃時的溶解度為74克(即20℃時,在100毫升水中最多可以溶解74克谷氨酸鈉)。
要注意的是如果在100℃以上的高溫中使用味精,經科學家證明,味精在100℃時加熱半小時,只有0.3%的谷氨酸鈉生成焦谷氨酸鈉,對人體影響甚微。文獻報道,焦谷氨酸鈉對人體無害。還有如果在堿性環境中,味精會起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叫谷氨酸二鈉的物質。所以要適當地使用和存放。
味精,又名“味之素”,學名“谷氨酸鈉”。成品為白色柱狀結晶體或結晶性粉末,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增鮮調味品之一。其主要成分為谷氨酸和食鹽。我們每天吃的食鹽用水沖淡400 倍,已感覺不出咸味,普通蔗糖用水沖淡200 倍,也感覺不出甜味了,但谷氨酸鈉鹽,用于水稀釋3000倍,仍能感覺到鮮味,因而得名“味精” 。
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味精的由來和原理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
掃一掃,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