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很多的上班族,有條件都會選擇在家自己做飯,養生又美味。廚房里擺著鹽、糖、醋、醬油、雞精...等各式各樣的調味品,做起美食得心應手。
但是上班族不同于家庭主婦,特別是單身貴族,做飯次數少,調料品買一次,一用就是大半年,很少注意到是否過期或者變質。
1. 調味品的保質期有多久?
很多人對這個問題不以為然,看下瓶身信息不就得了。
但是對于鹽、味精、糖等放在調味盒里的調味品,很多人都是見底了再添新的,你還記得是哪一天過期嗎?
調味品我們常見的有固態、液態、半液態(醬料)三種,它們的保質期有大致的時間規律。
固態調味品:
如鹽、味精等顆粒、粉末類的調味品,它們不容易腐敗,保質期時間較長,多是6-12個月。
液態/半液態調味品:
如醬油、醋、番茄醬等水分含量高,本身又含有蛋白質和糖類,容易酸敗變質,保質期多為3-6個月。
要注意的是番茄醬,沒開封前雖然保質期有1-2年,但開封后保質期只有30-40天,而且一定要放冰箱冷藏。
2. 調味品過期對身體有沒有傷害?
不一定有影響。過期不一定變質,變質不一定有毒有害。
對于調料來說,過期后,通常有三種結果:
沒有發生變質:
調料過期,短時間內沒有發生變質,是安全的,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發生對人體相對無害的變質:
比如白砂糖結塊;加碘食用鹽中碘含量降低等,通常也不會引起中毒,或者只是輕微的不適。
發生對人體有害的變質:
一般食醋、醬油過期后,容易被產膜菌污染而變質。這種情況可能會引起中毒或其他潛在危害,輕的可能只出現惡心、腹瀉等,重的可能在呼吸、循環、神經等系統出現癥狀。
當然,如果每次調料的使用量不多,攝取到的有毒物質也少,一般不會引起急性中毒,但如果長期吃,有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的。
所以為了安全起見,調味品最好在保質期前食用完。
另外調味品要根據產品提示的貯藏條件來存放,如果隨意丟放,也會因為高溫、吸潮、蚊蟲污染等提前變質。
3.如何判斷調味品有沒有變質?
如果包裝上有標注保質期,就應在保質期內使用,如果沒有標注,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分辨:
食用鹽:
通常不容易變質,但對于碘鹽來說,保存不當或放太久,碘的含量會下降。另外,如果有氣味及異臭、有苦味及外來滋味時,也不能再食用了。
食用油:
滴一滴油在手心上,搓一搓。如果有哈喇味、酸味、臭味,說明已經變質;或者常溫下渾濁或其它不正常的顏色,就該丟棄了。
食醋:
混濁、有沉淀物、有霉花浮膜、出現不良氣味與異味、口感異常,就不能食用了。
醬油:
混濁、有沉淀物、有霉花浮膜、有焦、腐爛酸敗或令人厭惡的氣味,出現異味及其他不良余味。
白砂糖:
受潮結塊、顏色變黃、口感變酸,說明變質。
4.如何防止調味品過快變質?
固態調味品:
如鹽、味精、糖類,最好買密封包裝,建議購買小包,如果買了大包的調料也要少量裝,其余部分密閉包裝。
這類調味品要放在干燥處,并且避免鍋爐、陽光直射。
半液態調味品:
如辣醬、番茄醬、面醬、花生醬等,如果不能短時間內吃完,一定要密封好放冰箱冷藏,以防油脂酸敗。
液態調味品:
如醬油、醋、料酒等,這類調味品最好選擇玻璃容器裝,不用冰箱冷藏,但要放在陰涼、干燥的地方,統一避開鍋爐、防止陽光直射。
最后提醒一點,如果怕自己忘了保質期,可以設計一張記錄表,記錄調料瓶名稱,寫上過期時間,掛在廚房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就好啦~
興化市遠鄉食品有限公司是雞精、蒜粉、洋蔥粉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,主打產品有雞精、味精、孜然粉、五香粉、蒜頭粉、生姜粉、辣椒粉、咖喱、椒鹽、花椒粉、黑胡椒碎、白胡椒粉、腌料、洋蔥粉、大蒜粉、香辣粉等。歡迎前來咨詢。咨詢熱線:18252628857!
掃一掃,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