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廚房調味料,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,糖,鹽,醋,花椒,大料等等,都是我們菜品必不可少的調味料,那么關于這些調味料,大家也都流傳著這樣那樣的說法,經過小編調查,鹽、味精和醋是爭議比較大的幾種調味料,揭示關于調味料的那些事兒!快跟小編一起學習下吧!
1、鹽
說到鹽,不少人都會承認自己是“重口味”吧,在家做飯,恨不得每道菜都放個幾大勺鹽,還是嫌味兒不夠,但是,在滿足您味蕾的同時,想到過這些吃進體內的鹽都干嘛了嗎?!沒錯,鹽帶給你身體的傷害可是不可估量的,長期高鹽飲食,甚至會讓你的血管“爆炸”,一命嗚呼!
長期高鹽飲食首先會引起高血壓,然后血管就會慢慢硬化,再往后就會引起主動脈夾層,一旦血流沖破了夾層,血管就會發生“爆炸”,瞬間命懸一線!
其實,在生活中,還有很多食物都含有很多的鹽,這些食物有的甚至是甜味的。讓你想象不到它們也屬于“高鹽一族”!
高鹽食物種類
1、腌制的食品。如醬、醬菜、咸肉等。如添加了亞硝酸鹽的火腿腸、加入了小蘇打的面食和糕點等。
2、咸味濃的快餐。比如漢堡包、油炸土豆等。此外,油炸方便面調味包含鹽量也非常高。
3、用面包屑包裹、油炸、熏制、罐裝、鹽浸的魚。
4、咸肉、熏肉、咸牛肉、午餐肉、香腸、熱狗。
5、蛋糕。
6、含鈉調味品:番茄醬、甜面醬、蛋黃醬、醬油、沙拉醬等。
那么,我們一天合理的鹽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?這是一個關鍵問題,給出的答案是: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應該超過6克!
上圖一小勺是2克鹽,也就是說每天三餐不能超過這樣的3勺鹽!如果超了,就是鹽過量了。
平常生活中,還有一些避免高鹽飲食的小方法,大家可以嘗試一下!
1.蘸醬油吃菜
醬油既有咸咸的口感,又不會因為含鹽量過高對身體造成危害。
2.不喝菜湯
很多小伙伴有著菜湯拌米飯吃的習慣,其實,這樣會讓你的鹽攝入量大幅上升,因為菜湯里含有大量的鹽,所以,以后大家還是多吃菜少喝菜湯吧!
3.臨出鍋再放鹽
大家在炒菜的時候,最好是快出鍋的時候再放鹽,這樣鹽就會較少的進入到菜里面。
2、味精
在我國,味精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,無論什么擱點味精,都會鮮美上許多。
然而,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,關于味精的各種爭議多了起來,有傳聞味精有毒,并稱其發明國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,還有人說溫度超過100℃,味精就會產生致癌物質——焦谷氨酸鈉。這些言論一度讓習慣用味精調鮮的中國菜在國際上遭到冷落。漸漸地,國人對味精也有了偏見,味精到底能不能吃?安不安全?
味精會致癌這一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,味精是一味很好的調味料,味精不該背著個黑鍋!
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。
從口感的角度來看,添加味精時也要注意溫度,70℃-90℃為最宜。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鍋前加入,為了防止脫水生成焦谷氨酸鈉,丟失鮮味;而涼拌菜要早放,使之充分溶解。
另外,味精的適宜濃度為0.2%-0.5%,因此添加的時候也要注意適量,一是不要將菜品的本味壓制下去,二是過猶不及,過多攝入味精對身體也無益,原因和食鹽一樣,味精中含鈉,高血壓患者不宜多食。
3、醋
醋,作為一種家庭必備的調味料,能烹制出各種美味的佳肴。而且在中國人的心目中,看重醋也不僅是因為它的味道,還有它所帶來的健康。近年來更是流傳著喝醋能軟化血管的說法。喝醋能軟化血管?如果攝入大量的醋,對身體會有什么影響呢?怎樣才能健康地吃醋呢?
其實,醋能軟化血管這一說法也沒有科學依據,只是大家都這么傳,以至于讓大家相信這是真的了!
雖然醋并不能軟化血管,但是多吃醋還是好處很多的!
1、去腥、殺菌、提鮮
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食物殺菌。尤其在吃水產品,如蝦、蟹的時候,蘸著醋吃,不僅能提鮮,還能起到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,制作涼拌菜的時候同理。另外,它具有去腥的作用。煮魚的時候,加入少量的醋,能減少魚腥味,燉羊肉的時候加點醋,能去除羊膻味。
2、減少鹽攝入
在所有的調味品中,除了鹽本身是含鈉的大戶,還有醬油和鹽。而健康飲食需要控制鈉攝入,如果鹽分減太多,對于口味偏重的人來說,會讓食物太清淡,反而會減少食欲。
而如果善用調味品,會改善情況。在菜肴中加入適量醋,實際可以減少鹽的放入,這并不會給食物帶來額外的能量和鹽分,反而能讓食物更有味道,不會出現食之無味的現象。
3、保護維C不被破壞
在各種蔬菜中,青椒、西紅柿、菜花等維生素C的含量較多。但是維C怕熱,遇高溫容易被破壞。醋可以使食物中的水溶性維生素的化學結更穩定,使其不易因烹煮而遭到破壞,而且能減少亞硝酸鹽的產生,所以在炒蔬菜的時候加適量醋,能較好地保護維C不被破壞。
興化市遠鄉食品有限公司是雞精、蒜粉、洋蔥粉等產品專業生產加工的公司,主打產品有雞精、味精、孜然粉、五香粉、蒜頭粉、生姜粉、辣椒粉、咖喱、椒鹽、花椒粉、黑胡椒碎、白胡椒粉、腌料、洋蔥粉、大蒜粉、香辣粉等。歡迎前來咨詢。咨詢熱線:18252628857!
掃一掃,關注我們